在热带森林中,有一种叫白翅伯劳的鸟类,往往停栖在树枝上,等待捕食被其它鸟类活动时从浓密叶丛中惊飞出来的飞虫;这时,若有雀鹰(鸟类的共同天敌)出现,白翅伯劳会大声鸣叫以提醒其它鸟类躲藏或静止不动。但当白翅伯劳与其他鸟类共同追捕一只飞虫时,既使无雀鹰出现,白翅伯劳也会发出同样的鸣叫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翅伯劳与其它鸟类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
B. 白翅伯劳通过鸣叫发出的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是化学防治
D. 白翅伯劳的鸣叫行为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化过程中物种a和b通过捕食关系相互选择
B. 物种a中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比物种b的个体数量多
C. 物种a和b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都是单向的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后再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B.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与“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均存在微生物,实验组均不存在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 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 使组成物质的元素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C. 保持生物群落的物种单一性
D. 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