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上述成就的取得与走生态经济之路有关,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的原则,而相关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如人们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其手段之一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__________原理”有关。

(3)早期建设“三北防护林”过程中,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生物种类过于单一,使得松毛虫肆虐,原本茂密葱绿的森林甚至成为鸟兽了无踪影的“不毛之地”。这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__________原理”不符,与该基本原理相应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是_________

(4)珊瑚虫与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生产力,得益于实现了“1+1>2”的“__________原理”。

(5)人类处在一个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之中,在植被贫瘠地区号召农民植树造林的同时,还应关注他们的生活问题,才能避免发生“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从根本上达到造林护林的目的。这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6)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把桑、蚕、鱼、稻等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成为高效生态系统。此与生态工程建设所遵循的“__________原理”有关。

(7)生态工程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但为什么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__________

 

循环经济 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整体性 整体性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导致了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使生态工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污染、破坏问题 【解析】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物质能够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因此走生态经济之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整体性、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1)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2)“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其手段之一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有关。 (3)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早期建设“三北防护林”过程中,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生物种类过于单一,使得松毛虫肆虐,原本茂密葱绿的森林甚至成为鸟兽了无踪影的“不毛之地”。这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种多样性原理”不符,与该基本原理相应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实现1+1>2的效果。珊瑚虫与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生产力,得益于实现了“1+1>2”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5)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如在植被贫瘠地区号召农民植树造林的同时,还应关注他们的生活问题,才能避免发生“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从根本上达到造林护林的目的。这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6)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是指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把桑、蚕、鱼、稻等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成为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此与生态工程建设所遵循的“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有关。 (7)生态工程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是具有一定限度的,从而导致生态工程的局限性,因而生态工程不能解决所有的污染、破坏问题。所以生态工程中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3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装置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用图1装置,而不用图2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对所获压榨液进行一系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利用图2装置提取玫瑰精油,冷凝管内水流方向与蒸汽的流向__________,再将锥形瓶内乳浊液中的玫瑰精油和大部分水分离开,需要用__________(仪器)。

(3)因胡萝卜素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可用图3装置来萃取。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所获萃取液的浓缩__________(能、否)直接使用图2装置进行。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时,用__________点样,若出现__________(层析结果),则说明胡萝卜素提取成功

 

查看答案

高等植物N叶片叶缘有波状齿与锯齿、叶形有条形与剑形,其中一种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种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C、c)控制,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现有一波状齿条形叶植株与一锯齿剑形叶植株杂交,F1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锯齿条形叶=1︰1;取F1中波状齿条形叶植株自交,F2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波状齿剑形叶︰锯齿条形叶︰锯齿剑形叶=30︰2︰15︰1。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控制叶形的基因有_____对,判断依据是_____

(2)F2中波状齿植株自交,每棵植株的F3均出现了锯齿植株。请解释出现该遗传现象最可能的原因(用遗传图解作答)_____

(3)若让F2植株自交,再把F3中锯齿剑形叶植株各自隔离种植并自交,自交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4)检测(3)实验中F3中条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发现有的植株测交后代中条形叶︰剑形叶=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对植物M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用茎尖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结果:琼脂块①③④中均出现较强放射性,②中无放射性,说明__________,若图中AB换为成熟茎切段后重复上述实验,预期①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2)研究植物M叶片中IAA和ABA与其生长的关系,并绘制相关数据的坐标图。据图分析IAA、ABA与叶片后期生长的关系__________

(3)参照以上坐标图中相关数据,配制了两份ABA溶液,研究增加紫外光条件下叶片细胞(组织培养获得未分化的细胞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在右侧方框中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_____

 

查看答案

为精准扶贫,科研小组在引进一经济植物A时,进行相关栽培实验。图1是该植物A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是夏季遮阳对该植物A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图1中①③过程所产生的[H]分别指__________(物质)

(2)图2中影响P、Q点净光合速率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N点净光合速率比M点低的主要原因与图1中的__________过程有关(填序号)。

(3)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对经济植物A栽培的合理建议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定性或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室的材料和用具有蛋清、煮熟的蛋白块、蛋白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试管、烧杯、酒精灯、镊子、量筒、天平、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等。请写出“验证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实验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

(2)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利用pH分别为3、4、5、6、7、8的缓冲液进行预实验是否恰当?理由是__________

(3)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镜检发现有部分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原因是__________

(4)将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从上清液中取样,估测草履虫种群数量,估测值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