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在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假说内容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基因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B.F2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为获得生长速度加快的番茄,科研人员对番茄的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改造,改造过程用到的部分结构如图。

(1)图中结构P、T是基因成功转录的保证,则结构P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构属于目的基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酶。
(3)构建重组质粒后,将该愈伤组织浸入含有上述质粒的_______________菌液中,通过该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愈伤组织并插入到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
(4)为检测转基因番茄中tms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首先要从该组织中提取出mRNA,然后将___________作为探针,根据是否形成_________进而判断tms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5)根据图中原因分析,该转基因番茄生长速度比普通番茄更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奖。工业上青蒿素一般从青蒿植株中提取,产量低,价格高。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为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提供了思路。科学家先通过紫外线处理大量青蒿幼苗后,偶然发现一株高产植株。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高产植株控制青蒿素合成相关的一种关键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1)提取了高产植株的全部DNA后,要想快速大量获得该突变基因可以采用_____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
(2)如果用青蒿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双链cDNA片段,用该双链cDNA进行PCR扩增,进行了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以产生约为________个DNA分子,该双链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青蒿的________,获得的cDNA与青蒿细胞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将获得的突变基因导入普通青蒿之前,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1、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amI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在其目的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启动子,启动子是________识别结合的位点。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蛋白质,应采取________技术。目的基因导入组织细胞后,通过________技术培育出青蒿幼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能产生抗虫毒蛋白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
就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抗虫基因之所以能接到植物体内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抗害虫的能力,这表明棉花体内产生了抗虫的_____________物质。这个事实说明,害虫和植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蛋白质合成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的。
(3)“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