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着丝点分裂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在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 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全部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全部等位基因的分离
下图中①~④表示某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连续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过程中
B. 处于①和③时期的细胞分别为精(卵)原细胞和次级精(卵)母细胞
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③时期
D. 图中b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相对数量的变化,c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相对数量的变化
下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对这一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此时有两个四分体,两对同源染色体
C. 1号染色体与2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 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一定是1与3号、2与4号
下列一定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A. 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B.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 在减数分裂中能配对的染色体 D. 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B.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和“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假说内容基本相同
C. 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