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

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下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 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含有的核苷酸有______种,与宿主细胞DNA的正常复制过程相比,FX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

(2)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的m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3%,23%。则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正链DNA上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

(3)基因D序列所含碱基数比基因E序列多_________个,基因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_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导致基因D表达过程合成的子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_________

(5)一个DNA分子上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除了可以节约碱基、有效地利用DNA遗传信息量外,其主要的遗传学意义还包括_________

 

4 模板、酶不同(或DNA一条链为模板、不需要解旋酶) 22% 29% 183 UGA T→C 参与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解析】 1、扣住题中关键信息“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X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不同与正常DNA复制之处在于模板、酶不同。 (2)已知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3%,23%。则对应的DNA区段中鸟嘌呤占(33%+23%)÷2=28%,所以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50%-28%=22%。由题意知,mRNA,其中G+U=48%,G=33%,U=48%-33%=15%,则模板链中的A占15%,U=1-15%-33%-23%=29%,因此对应的正链中A=29%。 (3)据图可知基因D从起始到终止一共含有152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基因E从起始到终止一共含有91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基因D比基因E多出152-91=61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由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密码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FX174噬菌体的基因为单链,故基因D比基因E多出61×3=183个碱基。基因E终止处碱基为TGA,则其对应的负链上的碱基为ACT,mRNA上的终止密码为UGA。 (4)该基因突变是由于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故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中第2个碱基U变为了碱基C成为苏氨酸的密码子,相应的则是模板链(负链)中A替换成了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基因(正链)中T替换为了C。 (5)一个DNA分子上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仅可以节约碱基、有效地利用DNA遗传信息量外,还可以参与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下表是①~④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乙病遗传情况调查表

类别

父亲

+

-

+

-

母亲

-

+

+

-

儿子

+、-

+

+

-

女儿

+、-

-

+

-

 

 

注:每类家庭人数近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要根据系谱图及表中的____类家庭。

(2)Ⅲ3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

(3)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下列属于遗传咨询范围的有___________

A.详细了解家庭病史               B.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

C.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     D.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5)若Ⅰ1同时患线粒体肌病(由线粒体DNA异常所致),则Ⅱ2、Ⅱ3________(填“均患该病”、“均不患该病”或“无法确定”)。若Ⅲ2同时患克氏综合征,其性染色体为XXY,其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Ⅲ2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设乙病遗传情况调查中共调查8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400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25人(其中男性20人,女性5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15个携带者,则b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探究CO2浓度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取新鲜的菠菜叶,用直径为0.5cm的打孔器打出若干叶圆片(避开大叶脉);②使用注射器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将叶圆片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叶圆片沉入水底),遮光;③设置5组,向各组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5%、1%、1.5%、2%的NaHCO3(注: NaHCO3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浓度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忽略不计),再向各组烧杯中放入20片叶圆片置于20℃和相同的光强度下,在实验进行2min和4min时记录上浮叶圆片的数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记录数据,求平均值(取整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不同NaHCO3浓度下菠菜叶圆片上浮的数量

      时间

上浮的叶圆片数量(片)

蒸馏水

0.5% NaHCO3

1% NaHCO3

1.5% NaHCO3

2% NaHCO3

2min

0

7

11

10

4

4min

0

15

16

13

7

 

(1)进行本实验时,选用菠菜效果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孔器打出叶圆片时,需避开大叶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该物质产生后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蒸馏水中,叶圆片一直未上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NaHCO3浓度较高时,反而减弱光合强度,请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发现种植在公路边的菠菜因叶片上沉积粉尘而生长缓慢。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将某一植株上对称叶片的一部分(U)遮光,另一部分(V)不遮光,并设法使两部分之间的物质不发生转移。用适宜光照照射6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为MU和MV(单位:mg)。则该植物细胞总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_ mg/h/单位面积。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膜的功能时,先去除外膜,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是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长期的共生而形成的,依据此学说,可推测线粒体的外膜与原始真核生物的___________(细胞结构)在化学组成上相似,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___

(2)为研究线粒体内膜的具体功能,科研人员利用___________的原理,使线粒体的外膜先吸水涨破,经___________(实验技术)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

(3)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既是一种___________,也是ATP合成酶,其中___________是疏水的。为了研究F0-F1颗粒物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研究人员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跨膜H+浓度梯度条件下,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___________,说明F1颗粒的功能与催化ATP的合成有关。

(4)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与科学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 设计试管婴儿需要在移植前取胚胎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C. 达尔文证明了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D. 利用红豆杉树皮分离、提取紫杉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细胞进行两次筛选的目的和方法相同

B. 生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当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C. 用酒精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表面消毒需要长时间浸润

D. 在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不需要考虑选择的小鼠必须是纯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