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

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甲>乙> 丙

B. 实验中,甲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 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

D. 实验后,丙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A 【解析】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表现为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等渗时,细胞的吸水量和失水量相等。 根据试题分析,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小,说明甲植物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乙植物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的浓度,丙植物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的浓度,则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甲>乙>丙,A正确;由于甲植物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的浓度,导致甲细胞吸水,则实验中随着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则甲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而不是细胞内蔗糖的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C错误;由于丙植物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导致丙植物细胞失水,如果短时间内细胞失水过多,则会导致细胞的死亡,那么丙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肾小管处需要对Na+和氨基酸进行吸收,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

B. 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不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

一头基因型为DdXaY的狼,其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DdXa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可能的基因型为

① Xa DdY Y    ② DXa dY dY  ③ DXa DdY Y  ④ Xa DY dY  ⑤ DdXa Y Y

A. ①或②或③ B. ①或④或⑤ C. ②或③或④ D. ③或④或⑤

 

查看答案

孟德尔因对现代遗传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孟德尔所作出的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 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设计测交实验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D.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综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B. 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02也可能含有

C. 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5→(14CH2O)→(14C2H5OH)

D. 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25%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②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可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③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④盐酸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不相同

⑤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⑥可以用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⑦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⑧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⑨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