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导致部分耕地抛荒。如表是...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导致部分耕地抛荒。如表是某地弃耕后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某阶段能量流动情况。表中的A、B、C表示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

 

同化作用固定能量(Pg)

生物体储存能量(Pn)

生物体呼吸消耗能量(R)

A

157.8

65.0

92.8

B

870.7

369.4

501.3

C

211.5

20.1

191.4

 

说明:Pn=Pg-R       单位:102kJ•m2•a-1

(1)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原因是______。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终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阶段,称为顶级群落。不同地区的荒地演替形成的顶级群落可能不同,是由______(至少填两种)等环境条件不同决定。

(2)科研小组对演替过程中两种草本植物甲和乙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如图。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时,应随机取样,常用的两种取样方法是______。图中甲和乙两个种群分别在____________时间段数量接近“J”形增长。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仍处于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农田弃耕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气候、土壤、地形等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t3-t4(或t3之后) 0-t1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前者主要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后者主要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1)由于农田弃耕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由此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不同地区的荒地演替形成的顶级群落可能不同,是由气候、土壤、地形等环境条件不同决定。 (2)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常用的两种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图中甲和乙两个种群分别在 t3-t4(或t3之后)、0-t1时间段数量接近“J”形增长,因为此阶段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 (3)表中B所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开始;由于输入能量Pg为870.7,ABC三者R的和为92.8+504.3+191.4=788.5,Pg大于R(A+B+C),即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故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表示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的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处的突触后膜是______,b处的突触后膜是______

(2)当b处突触小体的膜电位为______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3)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内______,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4)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

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影响某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时,偶然发现甲植株叶片呈深绿色,与其他植株明显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甲植株叶片颜色不同的原因,分别取甲、乙(叶色正常)植株叶龄相同的新鲜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

由图可知:与乙植株相比,甲植株叶片呈深绿色的原因是______,光合作用时该植株对______光的吸收会减弱。

(2)为进一步研究叶片颜色变深对甲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分别测定甲、乙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的吸收速率,结果如表:

光照强度(klx)

0

5

10

15

20

25

30

CO2吸收速率(mg•m-2•h-1

 

-3.6

-0.72

2.4

3.0

4.8

6.9

7.2

 

-4.6

-1

2.4

3.6

5.8

7.9

8.8

 

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株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植株的光合速率,请分析其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

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细菌作为饲料,放在容器中培养。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一段时间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长,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最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某同学欲探究双小核草履虫是否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补充完善该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步骤:

(1)以细菌为饲料,用蒸馏水培养双小核草履虫,一段时间后过滤掉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得到滤液。

(2)取两个相同容器,______,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3)______

预期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______,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

②若______,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

 

查看答案

月季成熟的叶片为紫红色,其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物质,液泡中的花青素为水溶性物质。以此为实验材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素的色素带

C. 以成熟叶肉细胞为材料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 以成熟叶肉细胞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查看答案

皖北地区经采煤作业后,形成了许多塌陷区。研究人员连续6年调查某塌陷区内鲤鱼的种群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了充分利用鲤鱼资源,又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塌陷区内鲤鱼环境容纳量约为40吨

B. 必须保证捕捞前后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变

C. 第7年的最大捕捞量应控制在37吨以内

D. 必须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进行捕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