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C)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

B. 在t1时刻将A组温度提高10°C,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C. 在t2时刻降低C组温度,将使C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D. 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 【解析】 据图比较三条曲线可知,B组(40 ℃)产物浓度最先达到最大值,说明在40℃酶的活性较其他两组温度条件下高,其次是20℃,60℃条件下产物浓度还未达到最大值,酶促反应已经停止,说明酶已失活。 A. 分析曲线图可知: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酶的活性最高,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但不能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 B. 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B正确; C. 据图可知,在t2时刻,C组(60°C)酶已经失活,降低C组温度酶的活性也不会提高,故曲线不会上升,C错误; D. 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原因是反应物已经反应结束,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卡尔文以小球藻为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观察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

 

查看答案

每年的3月份是诺如病毒爆发的高峰期,诺如病毒是感染肠道细胞的一种RNA病毒,感染者主要症状为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

B. 诺如病毒侵入肠道细胞后,效应T细胞能引起靶细胞发生凋亡

C. DNA病毒和RNA病毒遗传物质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 诺如病毒入侵肠道细胞时能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豌豆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豌豆幼苗光合速率(用O2的释放量表示)的影响,结果如表。已知表中数据为同一强度自然光条件下测得,各单色光通过滤光片得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表中的光合速率除了可以用O2的释放量表示外,还可以用______表示。

(2)如果突然将自然光换成同等强度的红光,则短时间内豌豆幼苗叶绿体内[H]的含将______

(3)在黄光条件下,相同时间内豌豆幼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消耗O2的量。本实验中,在______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豌豆幼苗的生长。

 

查看答案

(1)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时,必须先利用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常使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

(2)培育土豆脱毒苗时,一般选取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

(3)“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原理。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原因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______(填气体名称)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4)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此时可用______酶处理后进行传代培养。若要将培养的细胞诱导分化成特定的T淋巴细胞,应将细胞增殖代数控制在10代以内,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1)泡菜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利用______(填微生物名称)发酵。家庭制作泡菜时,往往需要加入“陈泡菜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坛密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______。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12%左右,酒精的含量过高,则______

(3)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该培养基为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用酒精擦拭操作者的双手属于______(填“消毒”或“灭菌”)处理,所有接种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