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是
A. 水 B. [H] C. ATP D. 五碳化合物
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
A. 1和3 B. 2和3 C. 2和2 D. 3和3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段获得的。
(3)图B中e与f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_____,与b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为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置于遮光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测的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_____。
(4)甲图所示的生理状态下,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用字母表示)。
(5)乙图G、X、Y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图中的过程_____发生于甲图中的B场所。物质X、Y分别代表的是_____。
图a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b是图a的局部放大,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a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_____。
A.黑藻的叶肉 B.硝化细菌 C.洋葱根尖分生区 D.蓝藻
(2)图1b是在_____看到的结构,细胞质基质为结构①功能的完成提供_____。
(3)如图2体现出生物膜的_____。
A.分泌作用 B.吞噬作用 C.一定的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
图b中具有膜结构的是_____(填标号)。
(4)图1b①是_____场所,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还有_____(填写名称)。
(5)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是[]_____(填写标号和名称),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是_____,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信使RNA是大分子有机物,从其合成场所到细胞色素C合成场所的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_层。
如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右侧液面。
(3)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结构②结合,结构②的组成成分_____。
图1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CO2浓度一定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 (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请分析回答:

(1)图Ⅰ曲线中,与b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_____.若将CO2浓度降低,则叶绿体中_____合成速率将会_____(变大、不变、变小),c点向_____方向移动.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Ⅰ曲线中a点将向____移动,b点将向_____移动.
(3)图2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_____.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_____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_____过程.
(4)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lO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