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条)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G2期数目倍增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3)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4)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

(5)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1.9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6)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中心体 2.2 M 12→24→12 7.4 甲 动物肠上皮细胞膜从中部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在中央形成细胞板 【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又包括G1、S和G2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为: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染色体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即12→24→12。 (1)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一般一个动物细胞一个中心体,在细胞分裂的G2期中心体倍增,在有丝分裂前期由两个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题目中所求为:“最快”,则被标记的DNA分子只有到达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才会最快出现在M期,由图可知G2的时长为2.2小时,所以最快要经过2.2小时就可以在M期观测到被标记的细胞。 (3)从刚出现有标记的M期细胞,到达有标记的M期细胞达到最大值,则说明其时间经历的是一个M期的时间;由于该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且M期为细胞分裂期(包含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其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先加倍后减半,即:12→24→12。 (4)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加入胸苷后只抑制了处于S期的细胞,而其他时期的细胞都不受其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处于G1期的细胞先进入S期并被抑制停留在S期,然后是M期的细胞,最后是处于G2期的细胞,所以到细胞都停留在S期的时间为G1+M+G2,即为3.4+1.8+2.2=7.4小时。  (5)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不仅要要选择细胞周期短的细胞,更要选择分裂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的细胞,这样才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甲细胞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为1.8÷(3.4+1.8+2.2+7.9)≈11.8%,乙细胞的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为1.9÷24≈7.9%,所以甲细胞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在视野中细胞数多,易观察,因此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甲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6)动物肠上皮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中间凹陷,最终一个细胞缢裂为两个细胞;而洋葱根尖细胞则是在赤道板平面上出现了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从而使植物细胞由一个变为两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猫的短尾和长尾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现让多只长尾猫自由交配,F1中长尾:短尾 = 55:9,且雌雄情况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让F1中的长尾猫继续自由交配,F2中的表型比与F1相同

B. 亲本长尾猫中杂合子占3/5

C. 若让F1中的长尾猫和短尾猫杂交,则F2中的长尾:短尾= 8 : 3

D. 由于短尾猫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为获得更多短尾的猫,应让短尾猫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长尾猫

 

查看答案

IA、IB、i 共同控制 A、B、O 血型形成过程(如图)。若小明的血型为 O 型,他的爸爸为 A 型,妈妈为 B 型,哥哥姐姐皆为 AB 型,则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型可能是(     )

A. 爸爸为 hhIAi,妈妈为 HhIBIB

B. 爸爸为 HhIAIA,妈妈为 HhIBIB

C. 爸爸为 HHIAi,妈妈为 HhIBIB

D. 爸爸为 HHIAIA,妈妈为 HHIBi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B.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查看答案

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

A. 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B. 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 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D. 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由基异常活泼,可能引起细胞中的DNA等大分子物质损伤,从而引起细胞衰老

B. 被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C. 离体后的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在体外被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中存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D. 癌变后的细胞由于形态发生了变化,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