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NA分子中,碱基A和T通过两个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G和C通过三个氢键形成碱基对。有一个DNA分子含1000个脱氧核苷酸,共有12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150个
B.200个
C.300个
D.无法确定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 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 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C.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D. 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D. 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R型菌都能转化为S型菌
B.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从而被标记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而实验技术不同
在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下列科学家、实验方法及技术不相互匹配的是
A.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法
B.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注射
C.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
D.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