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黄芪和党参都是良好的中药材,其中黄芪、党参分别生活在阳光充足、阴暗的环境 中。下...

黄芪和党参都是良好的中药材,其中黄芪、党参分别生活在阳光充足、阴暗的环境 中。下图为黄芪和党参的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可知,植物甲表示_____。植物叶肉细胞固定CO2的场所为_________,D点时,植物甲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固定的CO2__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 于”)植物乙。

(2)B点时,植物甲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的细胞器是_____ ;C点时,限制 植物乙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

(3)若持续给予光照,则光强强度要大于_____ klx才能保证植株乙的正常生长。若白天光照 14h,且光照强度维持在10kl x,则一昼夜植株乙从外界吸收的CO2 量为 ____________mg/cm2

 

党参 叶绿体基质 多于 线粒体和叶绿体 光照强度 3 2.2 【解析】 由图可知,甲植物的呼吸速率为50mg/(100cm2.h),光补偿点为1klx;乙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0 mg/(100cm2.h),光补偿点为3 klx。 (1)由图可知,甲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比较低,故甲为阴生植物,结合题意,党参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故甲为党参。暗反应阶段固定二氧化碳,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D点时甲、乙植物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均为10 mg/(100cm2.h),甲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50 mg/(100cm2.h),故甲二氧化碳的固定量为:10+50=60 mg/(100cm2.h);乙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0 mg/(100cm2.h),故乙固定的二氧化碳为:20+10=30 mg/(100cm2.h),故单位时间内D点时,单位时间内甲固定的二氧化碳多于乙植物。 (2)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是甲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可产生ATP,故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点是乙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对于乙植物光照强度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3)乙植物的光补偿点是3klx,光照强度大于3klx,给予持续光照乙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光照强度是10klx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30mg/(100cm2.h),呼吸速率为20mg/(100cm2.h),白天光照14h,则一昼夜植株乙从外界吸收的CO2 量为:30*14-20*10=220 mg/(100cm2.h)即2.2mg/cm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使原有植物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 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 地衣会比苔醉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查看答案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 第4年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和天敌增多

C. 第8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 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查看答案

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甲、乙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 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

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A. 播种前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浸泡玉米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 樱桃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增加芦苇纤维长度

D. 黄瓜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