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都是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才逐渐...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都是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才逐渐发育为成体

B. 若细胞癌变,可采取手术切除核磁共振、化疗、放疗等进行相关治疗

C. 细胞通过细胞凋亡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白细胞的凋亡速率比红细胞慢

D.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D 【解析】 1、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3、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而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在形成成体的过程中不涉及增殖和分化,A错误;在治疗癌症时,可以采用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手段,核磁共振不能杀死癌细胞,B错误;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等,其凋亡的速率大于红细胞,C错误;细胞衰老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单独设置对照组

C.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的装片,应及时滴加清水使其复原

D. 如果要用斐林试剂的甲、乙液鉴定蛋清中的蛋白质,可对斐林试剂的甲液进行稀释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硅肺致病的原因与肺部吞噬细胞溶酶体膜被硅尘破坏有关

B.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C. 内质网膜与线粒体膜在组成成分上相似

D. 提取人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的面积约等于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卵母细胞应在体外培养到______期,步骤①应先对卵母细胞进行______处理。

(2)由图可知,步骤②要分离出ES细胞,需将重组胚胎培养到______期。

(3)步骤③选择ES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而不是上皮细胞,是因为ES细胞______,该过程需要先利用______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干扰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______

(4)步骤④应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在小鼠体内成功表达,可以采用______技术。

 

查看答案

请根据所学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应用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和高压蒸汽灭菌。

(2)灭菌结束后,待培养基冷却至 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将培养基倒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这个操作称为______。此过程还需要将锥形瓶的瓶口迅速通过火焰,目的是______

(3)如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判断依据是______

(4)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然后取少量菌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这种方法得到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组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为不育基因,Mf为恢复可育基因,m为可育基因,且其显隐性强弱关系为Mf>M>m.该种植物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如表为雄性可育植株的杂交组合及结果,请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子代植株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1

甲×甲

716株

242株

2

甲×乙

476株

481株

3

甲×丙

936株

0株

 

(1)该种植物雄性不育与可育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该种植物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有______,其在杂交育种的操作过程中,最显著的优点是______

(3)现有某雄性不育植株丁,请从甲、乙、丙三种雄性可育植株中选择合适材料来鉴定该植株丁的基因型。简要写出①实验思路,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