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三倍体毛白杨(XY性别决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志娣教授为...

三倍体毛白杨(XY性别决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志娣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采用染色体加倍等技术,经过十五年研究所取得的新品种。三倍体毛白杨具有速生、优质、高效特点是纸张制造的理想原料,出浆率为普通杨树的两倍。三倍体毛白杨非常适合黄河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同时它的耐寒、抗旱、速生性的特点很适合三北地区防护林带栽种。

下图为三倍体毛白杨的两种培育途径

(1)II与I相比的优势为____________

(2)观察发现在雄性配子中含有两条结构相同的性染色体。产生2n雄性配子的原因为____________

(3)II途径中三倍体毛白杨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倍体毛白杨也解决了早春飞絮和花粉的烦恼,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

 

大大提高后代的变异率,加速优良后代的选育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XYY或者 XXX 有性生殖能力较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解析】 有丝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形成,导致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离时,没有纺锤丝的牵引,分裂后的染色体无法到达细胞两端,也就形成不了子细胞,从而导致分裂结束时这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正常时的数目加倍。 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或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端),(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极体。 (1)I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使体细胞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四倍体,再与二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II通过高温处理得到雄性染色体加倍的精子,雄性配子变异频率相对较高,与正常雌配子交配,得到三倍体。故II与I比较大大提高后代的变异率,加速优良后代的选育。 (2)雄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观察发现雄性配子中含有两条结构相同的性染色体,结合精子的形成过程,可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都进入同一个精细胞中,从而形成2n雄性配子。 (3)II过程雌配子正常减数分裂得来,性染色体是X,通过(2)知道雄配子中的性染色体可能是XX或者YY,故三倍体毛白杨的性染色体为XXX或XYY。 (4)三倍体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奇数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会产生正常的配子,有性生殖能力较低,故三倍体的白毛杨不出现早春飞絮和花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吸食毒品和长期使用心理药物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1)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体回收到神经元中,但可卡因(一种毒品)能使该转运体失去作用,从而导致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数量________,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

(2)吸毒者和健康人的相关激素检测结果见表,雄性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组别

GnRH (mlu/mL)

LH (mlu/mL)

PSH (mlu/mL)

T (mlu/mL)

吸毒者

6.78

1.45

2.87

4.09

健康人

4.95

4.66

6.6

6.69

 

图中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调节的特点。据表中数据可知,图中的_________ (填图中数字)过程在吸毒者体内会减弱,说明吸食毒品最可能影响图中的_________ (器官),使其受损,导致舉丸酮(T)分泌量减少。

(3)吸毒者往往因为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_________细胞,最终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丧失。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快速、简便和高效地诊断单基因突变遗传病的新方法,成为特异性互补寡核苷酸法。该方法根据被检基因特定的DNA序列,人工合成两种特异性寡核苷酸分子探针(简称ASO),一种与正常的基因序列完全互补,另一种与突变的基因序列完全互补。下图是用该技术来早期诊断镰刀型贫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图例。

(1)扩增的常用方法为______,设计合成引物需要已知__________序列。引物长度般在20个左右的核苷酸,长度不能太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正常ASO和突变ASO,可以判断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是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替换。

(3)若在滤膜上出现了图②的杂交斑,说明被检测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

(4)发生②杂交斑的个体与发生③杂交斑的个体结婚,生出不患病男孩子的概率为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A、B分别是某真核细胞结构的局部图,其中的①~⑤过程及T蛋白、M蛋白转运至B结构过程与A结构密切相关,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B结构是___________(填细胞器),其中的b结构与a结构相比,在成分与功能上的显著不同点是b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过程①发生在___________期,此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最主要的两种物质)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3)从图中判断,M蛋白最有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4)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__________(图中编号)过程。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一个名为Squal lusa lburnoides(二倍体)的鱼种中发现了“孤雄生殖”现象。关于这种鱼类的“孤雄生殖”,科学家提出了下图中A、B、C三种可能的发生途径,甲、乙、丙分别代表这三种途径所得到的“孤雄生殖”后代的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

B. 图中的二倍体精子是由于亲代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而形成的

C. 图中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

D. 甲、乙、丙中均只含有父方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SV40病毒是一种感染猴细胞的病毒,其基因组DNA可以在寄主细胞中编码种大T抗原,用免疫荧光反应,可以定位大T抗原蛋白在寄主细胞的存在位置。此抗原中含有一段氨基酸序列(NLS),下表显示出NLS的作用。(Pro  Lys  Arg  Val  Thr分别代表4种氨基酸)

NLS野生型

Pro-Pro-Lys-Lys-Lys-Arg-Lys-Val

荧光在核内

NLS突变型

Pro-Pro-Thr-Lys-Lys-Arg-Lys-Val

荧光在细胞质中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LS可以引导T抗原蛋白进入寄主细胞的核内

B. 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控制NLS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C. 大T抗原蛋白的表达在寄主细胞的细胞核内发生

D. 免疫荧光反应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