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膜结构的三种细胞器是 ________ (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通过结构④进入细胞质的物质有 ________ (举一例)。

(3)图二细胞与图一细胞相比,特有的两种具膜细胞器是 ________ (填标号)。

(4)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三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四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三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是: ________ 。

②图四中的de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⑤⑦ RNA ②⑧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一:图一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细胞膜、②为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核孔、⑤为线粒体、⑥为中心体,⑦为高尔基体。分析图二:图二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为细胞壁,②为液泡,③为线粒体,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内质网,⑦为核糖体,⑧为叶绿体。 (1)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与合成与分泌抗体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是③内质网、⑤线粒体、⑦高尔基体。 (2)图一中④为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的通道,如细胞核中RNA通过该结构进入细胞质。 (3)图二细胞与图一细胞相比,特有的两种具膜细胞器是②液泡和⑧叶绿体。 (4)①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因此图三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②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粗加工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样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再加工后,也“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尔基体膜就转化为细胞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即曲线d;细胞膜面积增多,即曲线e;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即曲线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 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

C. 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 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B. 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C.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查看答案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由于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查看答案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 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 pH=c时,e点为0

D.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查看答案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 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