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

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一所示。其中视野最亮的是___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3)C组实验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砖红色,用正常人的尿液重复实验观察到的颜色是_________

(4)做D组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模式图如图二所示,下列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B时期染色体的特点____________

 

A 无水乙醇 蓝色 ADBC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还原性糖的鉴定及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通过识记相关知识点,再结合题意作答。 (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因此视野最亮的图应是放大倍数最小的图A,故选A。 (2)B组实验为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为了提取色素,试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无水乙醇。 (3)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但会呈现试剂氢氧化铜的颜色,故呈蓝色。 (4)据图示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知,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有丝分裂后期,C为有丝分裂末期,D为有丝分裂中期。故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DBC。B为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染色体的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________,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__

(3)图丙中限制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________(填“上移”“下移”“不动”或“无法确定”)。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 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 mg。

(6)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结果如下图(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8〜10h,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实验中有2h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是______________h,实验12h,此时绿藻干重与实验前比较___________

(3)图示实验过程中4〜6 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细菌、病毒失去毒性,甲蛋白是________,是________细胞产生的。

(3)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______,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功能,若该细胞为癌细胞,丙的变化是________

(5)丁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丁四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

B. 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 图4中b可对应图1及其图1所示的后一时期

 

查看答案

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