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可分为“S”型增长曲线和“J”型增长曲线,且“S”型增长曲线通常又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如A)、加速期(如B)、转折期(如C)、减速期(个体超过K/2以后,如D)、饱和期(如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S”型增长曲线加速期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 “J”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增长率不变
C. 环境阻力开始于减速期
D. 应将有害生物数量控制在加速期
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 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水稻田中的福寿螺不仅会对水稻产生直接的危害,还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对水体环境造成直接和潜在的危害。如图表示某地区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和鱼类出现的频次之间的关系,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稻田中的总能量为全部水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 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
C. 当鱼类出现频次在15-20次时,福寿螺分布最密集
D. 适当引入鱼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福寿螺种群的增长
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λ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前4年间和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 第4年到第5年间和第9年到第10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C. 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D. 从第5年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直到第9年,保持相对稳定
下图为某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200)。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 在S1点时不存在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
C. 渔业捕捞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K值-种群数量)/K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A、B两点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B.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 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D. 田鼠种群数量在AD期间先升后降,在CD期间一直在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