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系统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若甲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8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_____kJ。

 

太阳能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有机物 逐级递减 Ⅱ所同化固定的能量 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l00% 分解者的分解(或呼吸)作用 100 【解析】分析图甲:图甲中,Ⅰ表示生产者,Ⅱ、Ⅲ、Ⅳ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m1、m2分别代表太阳能和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分析图乙:图乙中,A表示摄入量,B表示同化量,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1)据此分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图甲中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有机物,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或储存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Ⅱ同化固定的总能量为b,因此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0%。 (3)图乙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4)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y,其中有y的能量直接提供给丙,有y的能量间接提供给丙;要使消耗甲最少则用20%的能量传递率,即y×20%+y×20%×20%=8,则计算可得y=100kJ。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

B. 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

C. 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

D. 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

 

查看答案

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的能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鼠全部被消灭后,鹰至少要获得0.01Q1的能量

B. 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第一营养级能量

C. 可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D. 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鼠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这属于物理信息

B. 食物链越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会越低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D.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能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 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

D.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 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 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