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甲、丙、丁、戊
B. 若丙的食物中丁占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丙体重增加3 kg,至少需要甲 120 kg
C. 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乙、戊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
如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分别代表某种激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索
B. C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对下丘脑没有反馈调节作用
C. D代表的激素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
D. B激素分泌增加,A激素分泌减少,C激素分泌减少
下图表示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含有组织液
B.c处对应的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说明图甲中的突触小体分泌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C.d处对应的膜处于动作电位状态,离子Y是阳离子
D.图示过程只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受到破坏
B.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 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
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拮抗关系
C.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D.不同浓度的激素对正常南瓜都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