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图1)

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__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还原成糖类。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饱和点的变化是________

(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_______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___。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________

 

碳 [H] 降低 C 输出减少 C>A>B>D 赤霉素 【解析】(1)题中研究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光合产物用碳元素标记。首先标记CO2,CO2被固定为C3,C3被光反应提供的[H]还原为糖类和C5。原光饱和点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若提高温度,酶活性减低,能固定的CO2量和利用的光能减少,光饱和点降低。 (2)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比最高,因而幼铃脱落显著减少。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比较多,输出较少。由题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有机物的输入,因而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有机物输出明显较少,且小于B组,因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 (3)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但不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激素为赤霉素。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和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法;若很长一段时间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將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若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4×109 kJ,C中的能量为0.4×109 kJ,其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AA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为双眼皮,aa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为单眼皮,Aa基因型的个体中男性为单眼皮,女性为双眼皮。现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则

A. 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

B. 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C. 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

D. 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1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2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4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5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6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7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8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9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方法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需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

B.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吸取培养液制临时装片前要将试管静置后才能取样

C. 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CO2的产生量

D. 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少量SiO2是为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几顶(  )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

(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7)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