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Ⅰ、图Ⅱ分别表示人体反射弧和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

如图Ⅰ、图Ⅱ分别表示人体反射弧和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中结构⑤表示________________,结构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图Ⅰ中结构④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电位表现为____(填“负”或“正”)电位。如果施加强刺激于④处,则②处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3)图Ⅰ中兴奋在反射弧中按______(填“单”或“双”)向传递,原因是由图Ⅰ中的[  ]________结构决定的。

(4)图Ⅱ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与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患者表现为肌肉收缩无力。此时神经递质受体被免疫系统当作________,在免疫学上,此类疾病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效应器 传入神经 负 不能 单 ③突触 ⑥→⑦→⑧ 抗原 自身免疫病 【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Ⅰ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中的突触、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1)图Ⅰ中结构②上有神经节,所以结构②是传入神经,则结构⑤是效应器。 (2)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由于结构③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④处,②处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3)由于结构③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也是单向的。 (4)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胞体。图Ⅱ中⑥表示树突,⑦表示同一个神经元的轴突,⑧表示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则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⑥→⑦→⑧。 (5)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抗原,产生的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 【点睛】本题反射活动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和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紫花×白花

807

0

紫花×紫花

1240

420

 

 

 

 

 

 

 

 

(1)根据组合__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紫花__________,白花_______

(3)组合三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是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A、B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a上进行的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

(3)光合作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a的薄膜上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称为____________阶段。C和D发生变化的反应过程称为__________阶段。

(4)假如白天突然中断“B”物质的供应,则叶绿体内首先 积累起来的物质是_______(填“C”或“D”)化合物。

 

查看答案

近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

B.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C.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D.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查看答案

结核杆菌等致病细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人体依靠细胞免疫的途径来消灭这些病原体,下列能促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   (  )

A. 记忆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浆细胞    D. 吞噬细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