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生物在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与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具有相同的( )
A.染色体数
B.同源染色体数
C.姐妹染色单体数
D.DNA分子数
青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而且形态较小,为确定其染色体数目,需要制备染色
体标本。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每个体重(5±0.2)g、活动力强、性成熟的
青虾,分别向腹肌注射0.1mL质量分数不等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24h后,取出心脏等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结论。以下
是该实验的部分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结果一: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
结果二: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10-3) | 0 | 1 | 2 | 3 | 4 | 5 | 6 |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 1.0 | 1.2 | 1.5 | 3.1 | 11.2 | 11.5 | 12.3 |
染色体形态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不正常 | 不正常 |
结果三:观察127个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不同四分体数目的细胞个数统计
一个细胞的四分体数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初级卵母细胞个数 | 1 | 1 | 1 | 7 | 102 | 10 | 3 | 2 |
(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 。
(2)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 ,依据是
(3)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4)从统计的角度分析结果三,可以确定青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条。
(5)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
材料:A.盐酸
B.纤维素酶
C.胰蛋白酶
D.苏丹Ⅲ染液
E.双缩脲试剂
F.酒精
G.醋酸洋红液
①选择 ,用途: 。
②选择 ,用途: 。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 人有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 图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 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 Msp玉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 。
(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 的基因型是 。 Ⅲ1 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3)若Ⅱ2 和Ⅱ3 生的第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 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Ⅱ2 和Ⅱ3 色觉正常,Ⅲ1 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 若Ⅱ2 和Ⅱ3 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 PKU 患者的概率为 。
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O2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