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真核细胞细胞核DNA分子中既含有编码氨基酸的外显子,又有不编码氨基酸的内含子,而...

真核细胞细胞核DNA分子中既含有编码氨基酸的外显子,又有不编码氨基酸的内含子,而且外显子与内含子都被转录,通常将这样的新合成的RNA分子称为前体信使RNA(Pre﹣mRN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Pre﹣mRNA的序列与作为模板的非编码链序列完全互补

B.Pre﹣mRNA的内含子转录部分被切除,外显子转录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mRNA

C.Pre﹣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经加工形成mRNA

D.Pre﹣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C 【解析】 试题分析:A、Pre﹣mRNA是以DNA的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得来的,A正确; B、看图可知:Pre﹣mRNA的内含子转录部分被切除,外显子转录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mRNA,B正确; C、从图中看不出Pre﹣mRNA的加工发生在细胞核还是细胞质,C错误; D、Pre﹣mRNA是没有经过加工的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通过对下丘脑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B.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

C.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所以不能促进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

D.胰岛β细胞可接受血糖浓度的直接刺激,也可受到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调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细胞膜表面含有MHC分子和乙酰胆碱受体等膜蛋白

B.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特异性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的基础

C.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D.每个效应器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只有一种神经递质的受体

 

查看答案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      .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胞膜失去      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

(2)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①青蒿叶肉细胞内的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      ,光合作用产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     

氮素水平(mmol•L﹣1

叶绿素含量(μg•cm﹣2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开放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L•L﹣1

5(低氮)

86

19.4

0.68

308

10(中氮)

99

20.7

0.84

304

15(偏高)

103

21.4

0.85

301

20(高氮)

103

22.0

0.84

295

②从表中可知,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      ,气孔开放度      (限制/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③高氮组比偏高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同,推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④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设置     

 

查看答案

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      (大于、小于、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增强.

(2)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      法;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     

(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

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工作者以长爪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T含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表.

 

组别

环境温度

实验结果

BAT含量(g/100g体重)

BAT细胞中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mg

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pg/mg

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ng/m L

24℃

0.33

3.5

86.73

0.55

4℃

0.27

5.3

63.62

0.76

(1)长爪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      .当相应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后,通过      调节发出信息,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等产热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表中BAT含量变化表明,长爪沙鼠在寒冷条件下能通过      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乙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甲组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经      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