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实验思路是: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具有转化能力的粗提取液,用化学或酶方法去除提取液中的某种成分,然后检测去除该成分后的提取液是否具有转化能力。如果去除某成分后仍保持转化能力,则去除的成分不是转化因子;如果去除某成分后丧失了转化能力,则去除的成分是转化的必需成分。通过不断地去除各种成分,从而得到相对纯净的“转化因子”。根据资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转化因子”作用下转导成功的细菌继续培养,其后代可以保持其遗传特性
B.实验中的酶方法利用了酶的高效性而去除提取液中的某种成分
C.该实验是把提取液中的各种成分彻底分开,再分别单独判断它们是否具有转化能力
D.如实验中使用的提取液是从高温杀死的细胞中获取的,则最终无法得到“转化因子”
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黄化豌豆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B.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
C. 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直接由记忆细胞分泌,因此抗体产生量更大,反应更快更强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免疫活性物质无关
C.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某同学想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是否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还原糖,请你帮助完成相关设计.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1)实验假设: .
(2)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去掉.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A、B,分别加入 .然后在A烧杯中加入30mL的土壤浸出液,在B烧杯中加入 .
③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④在A1,B1中加入 .在A2、B2中加入 ,并加热.
⑤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现象:
如果支持实验假设,则实验现象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