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来实现,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来实现,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的功能.

(2)若Y细胞代表甲状腺细胞,物质甲就是      ;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乙的分泌量的变化是      ;此调节过程称为      调节.

(3)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      ,通过促进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     

(4)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使Z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表示      细胞.

(5)若刺激A 点,则图中的灵敏电流计偏转      次.

 

(1)内分泌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减少 反馈 (3)抗利尿激素 减少 (4)胰岛B (5)2 【解析】 试题分析:下丘脑在调节内分泌腺时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腺体,例如血糖的调节中,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内分泌腺胰岛,在本题中,作用于Z细胞就属于这种类型;另外一种是下丘脑分泌相关的激素作用于相关的腺体来调节,比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本题中物质甲→X细胞→物质乙→Y细胞→物质丙属于这种类型.当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当血液中该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或促进这种激素的分泌这一过程叫反馈调节,当血液中该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这一过程叫负反馈,当血液中该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促进这种激素的分泌这一过程叫正反馈调节.反射需要有反射弧的参与,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可以是肌肉,也可以是腺体. 解;(1)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多种激素,即还有分泌功能. (2)若Y细胞代表甲状腺细胞,物质丙就是甲状腺激素,物质乙是促甲状腺激素,细胞X是垂体细胞,作用于垂体的物质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如果用含有物质丙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乙的分泌量的变化是减少,此调节过程称为反馈调节. (3)血浆渗透压升高时,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水量增加,从而减少尿量. (4)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Z表示胰岛B细胞. (5)若刺激A点,A点电位发生变化形成局部电流,使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电流计指针发生2次偏转,即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故答案为; (1)内分泌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减少 反馈 (3)抗利尿激素 减少 (4)胰岛B (5)2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观察其中装片,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的是      同学制作的装片.甲同学观察到染色体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镜检

 

+

+

+

+

+

+

+

+

+

+

+

+

+

(2)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      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      色.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和目测估计法两种.

(4)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原因是      ,若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5)探究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同pH.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难以将果汁的pH调整到合适的数值,而只能调整好酶液的不同pH,再分别与果汁混合.果汁的pH难以调整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某动物消化道分泌细胞.乙是其消化道内的一种益生菌,甲、乙均能分泌一种消化酶X促进多肽的水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乙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数分别是      ,乙与该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2)用3H标记M,一段时间后甲产生的X中检测到放射性,则M在甲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用箭头和标号).若M进入甲细胞后参与合成了RNA聚合酶,该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     

(3)与M进入乙细胞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M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的激素是      .图中多肽→M的过程      (是、否)发生在内环境内.

 

查看答案

如图1表示菜豆叶肉细胞内某生理过程,图2表示温度、光照强度对菜豆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甲代表的物质是      ,乙代表的物质是     

(2)影响图2中光合速率的因素有      个.温度为15℃的条件下,光照强度为4klx时的光合速率小于光照强度为12klx时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光照强度为4klx时图1中的      较少,影响(CH2O)的生成.在25℃条件下,5klx光照强度时的真正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点代表的真正光合速率.

(3)从图2知,温度为25℃时,植物叶片先暗处理1h后单位面积上重量的变化是      mg,再在12klx下光照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单位面积上重量的变化是      mg.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