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

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          ,根据试验结果建立               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它与其它蝗虫的关系是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 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满分5 manfen5.com

①如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_   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    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          为使草原可持续发展

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1)牧草产量 数学 (2)亚洲小车蝗 竞争 (3)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①次生 冷蒿 ②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 就地 【解析】 (1)由分析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该图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中的曲线模型。 (2)由题图曲线可知,牧草随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最大,因此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由于亚洲小车蝗与其他蝗虫都以牧草为食物来源,因此属于竞争关系。 (3)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在该密度条件下,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 (4)①由分析可知,化学防治可以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这种演替是次生演替;由于化学防治使冷蒿比例大幅度上升,即冷蒿在化学防治的环境中适应能力最强,因此最可能演替为以冷蒿为优势种群的生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属于生物防治,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因此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属于就地保护。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1、分析曲线可知,曲线纵轴表示牧草产量,横轴表示蝗虫密度,是牧草量随蝗虫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量;由题图可知,同一密度条件下,牧草量不同,说明不同蝗虫对牧草的影响不同,当种群密度大于5时,牧草量减少最快的是亚洲小车蝗。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无防治措施相比,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后,禾本科植物类群的百分比降低,冷篙和星毛萎陵菜的百分比大幅度升高,而冷蒿和星毛萎陵菜是牧草草场退化代表植物,因此说明化学防治使牧场退化;与无防治措施相比,用绿僵菌进行的生物防治后,禾本科植物类群的百分比升高,冷篙和星毛萎陵菜的百分比降低,说明生物防治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及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右图为去掉顶芽前后,侧芽部位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

满分5 manfen5.com

(1激素发挥作用时首先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满分5 manfen5.com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          培养基,该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            、微量元素和有满分5 manfen5.com机物,常常需要添加甲、乙两种激素,并可通过控制甲、乙激素的含量来控制组织分化的方向。若培养基中甲含量/乙含量较大,则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         

细胞的分化从根本上来说是          的结果。

(3研究表明,在1.0 mg/L的甲激素溶液中加入1~5 mg/L的乙激素能有效促进侧芽萌动。为进一步了解乙激素的最适用量(要求精确到1 mg/L,请完成下列实验思路:

①在1 L浓度为10 mg/L的甲激素溶液中分别加入          的乙激素;

②用所得混合液分别处理具有相同侧芽数量的枝条的侧芽部位满分5 manfen5.com,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           

 

查看答案

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1中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转运

D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15~20天内致死率高达30%,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天花的最有效办法,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次接种天花疫苗后,机体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B再次接种天花疫苗后,机体中至少有3种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天花疫苗在人体内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的时间是很长的

D天花疫苗可以与侵入的天花病毒结合,从而抑制天花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查看答案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它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缺少酪氨酸酶,就会表现出白化症状,以下有关酪氨酸酶和白化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化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突变

B白化病的产生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酪氨酸酶制剂适于在37度条件下保存

D酪氨酸酶能降低相关反应的活化能,使黑色素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生成

 

查看答案

有关下列实验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明显的大液泡

B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灰绿色

C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D做“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时,固定和解离后都用清水漂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