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4分)下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的调节机制(“+”代表促进、“-”代表抑制...

(14分)下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的调节机制(“+”代表促进、“-”代表抑制)。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的            调节

(2)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被灭活。

(3)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吗啡、海洛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如下表。

组别(人数)

平均年龄(岁)

吸毒()

吸毒量(g/d)

LH(mlu/ml)

FSH(mlu/ml)

T(mlu/ml)

健康者(30)

23

4.65

6.3

6.51

吸毒者(17)

32

平均4

平均1.5

1.44

2.86

4.08

Ⅰ.据表可知,吸毒者在图中会减弱的过程是           (填序号)。

Ⅱ.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可将吸毒者体内               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          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Ⅲ.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             过程异常。

Ⅳ.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下丘脑的        受损。

Ⅴ.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其中合理的质疑是(       )(多选)

A.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有较大差异

B.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有差异

C.吸毒者间吸毒史有差异

D.吸毒者间吸食品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14分) (1)分级(1分) (2)受体(1分) (3)Ⅰ. ②③④ Ⅱ. LH和FSH T Ⅲ. 减数分裂 Ⅳ. 体温调节中枢 Ⅴ. A B C D 【解析】 试题分析:(1)题图显示:下丘脑通过分泌GnRH,促进垂体释放LH和FSH,从而促进睾丸分泌睾酮,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与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3)Ⅰ.表中数据显示,吸毒者的LH、FSH的含量均低于健康者,说明垂体的分泌作用减弱;吸毒者T的含量也低于健康者,说明睾丸的分泌作用减弱,使T的含量较低,进而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小,即吸毒者在上图中会减弱的过程是②③④。 Ⅱ.分析图示可知,LH和FSH可促进睾丸分泌T。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将吸毒者体内LH和FSH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即可。若测定的T的含量与健康人相差无几,说明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若测定的T的含量与健康人相差较大,说明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引起的。 Ⅲ.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引起生殖器官中的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所造成的。 Ⅳ.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的出现,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引起的,说明吸毒使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Ⅴ.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健康者和吸毒者人数、年龄有较大差异、吸毒者之间的吸毒量和吸毒史也有差异,这些影响调查结果的严密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严密,健康者和吸毒者的年龄、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吸毒者间吸毒史、吸毒者间吸食毒品的种类和数量等都应该相同,所以其中合理的质疑是A B C D。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毒品对人的毒害、体温调节、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玉米是生物实验的好材料,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部生雄花序,侧面生雌花序),玉米的染色体有20条(2N=20),下面以玉米为材料来完成相关的实验。

(1)将发芽的玉米种子研磨液过滤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55水浴加热2 min,试管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有           的存在。

(2)将水培的玉米幼苗置于冰箱低温室(4℃)诱导培养36h,欲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需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处于______期细胞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有        种,数目可能            条。

(3)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植株A、B玉米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①在进行以上三种传粉实验时,常需要将雌、雄花序在人工授粉前和授粉后用袋子罩住,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

②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形性状,则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分别为             ,授粉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③若只进行授粉Ⅲ一种实验,根据表Ⅲ中实验结果,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                                                            

 

查看答案

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

B.若①是二倍体植物的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

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

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相关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A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B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

B.A、B两种细胞器都能产生ATP,产生的ATP均能从细胞器中运出

C.图示叶肉细胞中有有机物的积累,但该植物不一定能正常生长

D.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查看答案

SPL蛋白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不同植物的SPL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SPL基因最初是从植物花序cDNA文库中得到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

B.SPL是由79个肽键构成的蛋白质

C.SPL可催化特定基因的翻译过程

D.SPL在不同植物中功能差异较大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分裂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两组实验同时进行),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癌细胞的出现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结果

B.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弱

C.在10h时,对照组细胞中等位基因将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在10-11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物质的吸收速率最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