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PCR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

PCR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  )。

A.仍与引物Ⅰ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

B.与引物Ⅱ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

C.同时与引物Ⅰ和引物Ⅱ结合进行子链的延伸

D.无需与引物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从头合成子链

 

B 【解析】当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此单链引物固定端为5′端,因此与它互补的子链应从另一端开始合成,即与引物Ⅱ结合延伸DNA子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引物的作用是(  )。

A.打开DNA双链

B.催化合成DNA子链

C.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复制

D.提供模板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PCR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CR反应所需要的引物只是RNA

B.PCR反应所需要的材料是核糖核苷酸

C.PCR反应所需要的酶在60 会变性

D.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查看答案

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 ⑤mRNA ⑥核糖体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14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植物体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0

3

3

0.03

0

0

0.2

0.002

1.0

0.2

花芽生长状况

是组织切块

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稍生长

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表中[ ] ________和[ ]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的调节([ ]填序号)。

(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MS培养基中含大量无机营养

B.维生素以辅酶形式参与酶系的催化活动

C.植物生长物质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需加糖,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