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世纪50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DNA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

20世纪50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DNA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G)的比值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能得出的结论是(  )

DNA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A+T)/(C+G)

1.01

1.21

1.21

1.43

1.43

1.43

A.猪的DNA结构比大肠杆菌的DNA结构更稳定一些

B.小麦和鼠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C.小麦DNA中A+T的数量是鼠DNA中C+G数量的1.21倍

D.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核DNA碱基组成相同

 

D 【解析】肠杆菌DNA中(A+T)/(C+G)的比值小于猪的,说明大肠杆菌DNA所含C-G碱基对的比例较高,而C-G碱基对含三个氢键,不易断开,所以大肠杆菌DNA的结构稳定性高于猪DNA,A项错误;虽然小麦和鼠的(A+T)/(C+G)比值相同,但不能代表二者DNA的碱基序列相同,B项错误;由表中数据无法得出C选项的数值关系,C项错误;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核DNA的碱基序列是相同的,因此DNA的碱基组成也相同,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查看答案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H标记的亮氨酸可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B.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

C.用含15N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一致

2

与乙一致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3

与甲一致

4

与乙一致

A.1、3  B.1、4  C.2、3  D.2、4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发现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且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下列有关实验误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

B.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体内

C.离心转速太低,菌体和上清液分离不充分

D.应该用35S代替32P标记

 

查看答案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有关的一方和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