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A 【解析】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整个DNA分子中A∶T∶G∶C=3∶3∶7∶7,A项正确;该DNA分子中A=T=30,G=C=70,连续复制两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22-1)=90个,B项错误;该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30个A—T碱基对,70个G—C碱基对,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C项错误;一个DNA分子由两条DNA链组成,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H标记的亮氨酸可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B.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

C.用含15N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一致

2

与乙一致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3

与甲一致

4

与乙一致

A.1、3  B.1、4  C.2、3  D.2、4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发现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且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下列有关实验误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

B.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体内

C.离心转速太低,菌体和上清液分离不充分

D.应该用35S代替32P标记

 

查看答案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有关的一方和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

曼陀罗的细胞核内含有四个相同的染色体组,花为两性花。基因A、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A对a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aa个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

B.该个体自交,子代中表现型比例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5∶1

C.基因a与a的分离,可以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

D.曼陀罗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