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色素带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将下列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小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产物有ATP、CO2和H2O
C.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
D.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进行无氧呼吸
如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6部分可来自叶绿体
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钟罩内,在某光照强度下,测得密闭钟罩内CO2变化量为零(不考虑微生物的细胞呼吸)。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相等
B.叶肉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O2与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相等
C.若是农田中的作物处于该光照强度下不能生长
D.叶肉细胞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了CO2
下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举例提示: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唾液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C.据图可知影响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Ca2+、Mg2+、SiO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3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D.植物对各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