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有
A.过程I称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与完成过程II直接有关的核酸,只有mRNA
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II被抑制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右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A.1—乙;2—甲;3—丙
B.1—丙;2—甲;3—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下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 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A.在18时和6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0 mg· h-1,最大光合速率为85 mg·h-1
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水稻叶片提供C18O2,水稻根细胞中不会产生含18O的乳酸
B.用35S、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大致为14CO2→14C5→14C6H12O6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