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到:“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到:“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有

A. 自由主义开始盛

B. 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C. 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时把握材料中所给时间“1785年到1824年”,此时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时间。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自由主义经营模式盛行,故本题选择A。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是在17世纪。C垄断组织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D时间是在18世纪中期,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结合相关史实解读这番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亚非拉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 进一步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取代了战争

 

查看答案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农业资产者获得了贵族手中的土地。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被称为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圈地运动

 

查看答案

据史学家考证,唐代来华传播“大秦景教”者屈指可数。元代来华的传教士人数较唐代虽有增加,但远不能与1552~1800年相比,这两个半世纪来华的著名的欧洲耶稣会士就达920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A. 我国古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传教士是西方国家侵华的先锋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D. 古代中国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

 

查看答案

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则说:你还要感谢

A. 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 葡萄牙人从亚洲运回了玉米

C. 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 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查看答案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的弊端

B. 对外贸易无利可图

C. “海禁”政策的恶果

D. 国家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