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A. 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B. 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 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D. 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A 【解析】 材料说明中枢机构由尚书发展为三省制,这表明中央官职分工更加细化,有利于合理行使决策权力,减少人为性失误,故A项正确;尚书官职权利和地位的不断演变体现的是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关系无关,故C项错误;三省制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但材料显示并不是在分析三省制如何分割宰相权力,而是在叙述中央机构的演变趋势,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 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C.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 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查看答案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2003年3月17日,中国新闻报道了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东周时期王陵遗址的消息,而对确立这些重要遗存属于东周王室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六马之驾,考古者称之“天子驾六”。关于“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其史学价值在于

A. 体现了周天子的“神权”特征

B. 有助于考证周朝实行的礼乐制度

C. 修正了《逸礼·王度记》中的错误之处

D. 证明周天子与贵族在权力上的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私人企业和私人的主动性应该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然而,鉴于这个大民族和大国的整个需要,并且考虑到私人资本不能做很多事情,因此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

——凯末尔《土耳其国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凯末尔认为,尽管考虑到私人企业和活动仍然是我们的基本主张,但我们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国家积极关心涉及民族普遍性问题和重大利益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问题。

——《现代土耳其》

材料二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铜矿生产。

——《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土耳其由)1927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仅占0.14%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1939年的0.23%,成为在当时除了苏联和日本以外,工业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最快的国家。

——《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对私人企业的认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的“国家主义”。

 

查看答案

09年天津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1943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材料三1943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并且在英国,特别是在苏格兰,创立了有力的共和主义的政党。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材料二仅仅在研究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的领域中,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十三世纪起到十七世纪止;同时,这种色彩不能像费尔巴哈所想的那样,用人的心灵和人的宗教需要来解释,而要用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教和路德教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举例说明。

(3)综上所述说明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