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唐朝的吏部
C. 宋朝的枢密院
D. 明朝的内阁
学者黄仁宇认为:“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组织。”这种“斑马式”的组织是指:
A. 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B. 郡国并行制
C.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郡县两级制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候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A. 
B. 
C. 
D.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丞相制与刺史制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皇帝制与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