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虽然雅...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3)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三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

 

 

(1)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影响。 (2)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 (3)中国:仍维持封建专制统治,人治色彩浓重;虽然部分开明人士开始了强国御侮的探索,但以器物层面为主,制度层面涉及较少。 法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践行了资产阶级人民主权、权力制衡、法治等原则。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分析;第二小问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代议制。第一小问根据1688年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综合概括,这些变化分析;第二小问,根据以上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归纳,注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归纳。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代议制。注意材料三中的时间“1875年”前后,据此归纳中西方的差别,中国:仍维持封建专制统治,人治色彩浓重;虽然部分开明人士开始了强国御侮的探索,但以器物层面为主,制度层面涉及较少。法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践行了资产阶级人民主权、权力制衡、法治等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

 

 

 

 

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南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下列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

B. 发展中国家正在追赶发达国家

C. 当今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D. 大国应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

 

查看答案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 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A.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查看答案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查看答案

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起义

D. 俄国二月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