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 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 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 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题文)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A. 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 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 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 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逐渐对外开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标志着清政府不得不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晚清的开放由南向北,由沿海向腹地推进
C. 晚清的开放,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变革
D. 晚清通商口岸的开放,表明清政府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题文)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 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 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 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 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 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 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 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 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罗马人也完全是根据私人权利的准则来看待君主权利的,换句话说,他们把私人权利看成国家权利的最高准则。”恩格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是
A.罗马法已经明确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B.罗马法其中包含了平等公正的思想
C.罗马法规定人权与国家权利相等同 D.罗马法保护罗马境内的民众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