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

《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当时人们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据此能够看出

A. 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

B. 行省制强化了地方权力

C. 行省机构设置和运行的方法

D. 行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 【解析】材料涉及到行省机构设置目的和一些具体运行的方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削弱了而非强化了地方权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强化了中央权力而非君主专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为此,宋太祖

A. “罢相,设五府、六部……等署,分理天下庶务”

B. (于)“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C. “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打破士族垄断官场局面

D. (令)“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注重设立管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机构。隋唐时期设虞部负责专门管理山林事务,其政令执行的程序是

A. 中书省一礼部一虞部

B. 门下省一刑部一虞部

C. 枢密院一户部一虞部

D. 尚书省一工部一虞部

 

查看答案

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

A. 削弱了君主集权

B. 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

C. 加剧了冗官现象

D. 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

 

查看答案

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异姓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

A. 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管理

B. 汉中后期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C. 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成效不大

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必然

 

查看答案

《汉书》中记载的“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中书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