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1923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

 

(1)特点:建立强势政权;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组织模式;建立党军。 (2)评价:增强国民党的凝聚力;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奠定基础;推动国内革命的进程和国民大革命的到来;但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解析】 (1)根据材料中“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等能知道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是适应建立强势政权的需要,在具体的措施上表现为“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概括可得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式模式;建立军队。 (2)根据材料“脆弱松散的政党”,通过“党军为实力后盾”“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可知有利于加强国民党的凝聚力;根据所学可知,这也为后期国民党主导的国民大革命的顺利开展奠定军事基础和组织基础,促进了国内革命的发展。消极影响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史实可知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结合材料回答:

(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 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活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查看答案

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查看答案

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革命。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

A. 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C. 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