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通判负责监督 B. 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C. 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 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
A. 荐举制 B. 封邦建国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选官制度是 ( )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恩 荫制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题文)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
C. 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 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
2008年的中秋节,中央电视台,把晚会主会场设在山东荣成,台湾也设立了分会场,这体现了海峡两岸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情结,这一切与宗法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
C. 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 D. 等级森严,小宗要服从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