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 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 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D 【解析】材料中所述现象无法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激发,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征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该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故C项错误;“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材料表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    B. 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

C. 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    D. 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0%

 

 

A.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新民主主义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查看答案

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 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 实行指令性计划模式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建立亚太经合组织

 

查看答案

(题文)某人写道:“陛下命令我不要按照习惯的方法走陆路去东方,而是向西取道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海路。”文中的“我”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查看答案

(题文)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 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B. 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 促进社会经济转型

D. 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