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符合这 “两个方向”的是
A. 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 实行指令性计划模式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建立亚太经合组织
(题文)某人写道:“陛下命令我不要按照习惯的方法走陆路去东方,而是向西取道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海路。”文中的“我”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题文)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 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B. 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 促进社会经济转型
D. 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下图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 铁犁和牛耕的使用
C. 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和斗争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但丁认为,上帝先创造日月,然后才创造人类。政权是为医治人类的罪孽恶疾而设,是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后设立的。上帝并没有在创造日月的时候便创造政权,把政权与教权比拟为日月是不恰当的。即使这一比喻暂时可以成立,但月亮必须吸收太阳的光辉是一回事,月亮本身的存在和功能是另一回事,月亮本身的存在不依赖太阳,它的功能及其功能的行使也不依赖太阳。从逻辑上说,月亮从太阳吸取光辉不能等同于世俗权力必须从教会权力吸取权威,光辉不等于权威。
但丁强调: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由上帝执掌天国和尘世的大权是不能授予教皇和教会的,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 "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政权先于教权而存在,罗马政权先前并不受教会的约束,故教会不是帝国力量的起源。教会不可能被上帝授予向尘世国家授权的权力。而世俗帝王,如康斯坦丁大帝,把王权赠与教会,实属无效行为。
——摘编自张小平《评但丁<论世界帝国>中的法律思想》
材料三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但丁关于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观点。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启蒙运动使“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中的哪些主张导致了上述结果的出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
——《周易大传》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材料三 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朱熹《玉山讲义》
材料四 天无可分,地无可割。王者虽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贪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土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朱熹思想的主要特点。
(4)材料四中,王夫之在抨击当时政治制度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