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变化,我们认为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A. 开创了新的时代 B. 华夏族开始形成 C.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 宗族关系出观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里提到的周朝的政治文化制度不包括
A. 分封制 B. 宗法制度 C.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 周天子和鲁伯禽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禅让制
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它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