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对外贸易中各国(地区)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 输自 | 输往 | ||||||||
1868 | 1888 | 1896 | 1906 | 1913 | 1868 | 1888 | 1896 | 1906 | 1913 | |
英国 | 33.4 | 24.0 | 21.1 | 18.4 | 16.5 | 61.8 | 18.1 | 8.6 | 5.6 | 4.1 |
英国属地(不包括香港) |
37.6 |
7.9 |
13.7 |
9.7 |
10.2 |
5.5 |
6.6 |
4.1 |
2.7 |
3.7 |
香港 | 21.4 | 55.1 | 43.2 | 33.8 | 29.3 | 13.0 | 36.3 | 41.2 | 35.0 | 29.0 |
日本* | 3.6 | 4.6 | 8.2 | 14.3 | 20.4 | 1.3 | 3.9 | 8.7 | 14.1 | 16.2 |
美国 | 1.1 | 2.5 | 5.6 | 10.4 | 6.0 | 9.5 | 9.7 | 8.5 | 10.9 | 9.3 |
俄国 | 0.1 | 0.4 | 1.1 | 0.1 | 3.8 | 1.2 | 7.9 | 11.4 | 7.9 | 11.1 |
法国** | __ | __ | __ | 1.0 | 0.9 | __ | __ | __ | 10.7 | 10.1 |
德国** | __ | __ | __ | 4.0 | 4.8 | __ | __ | __ | 2.4 | 4.2 |
其他各国 | 2.8 | 5.5 | 7.1 | 8.3 | 8.1 | 7.7 | 17.5 | 17.5 | 10.7 | 12.3 |
*1895年后包括台湾 **1906年以前的数字包含在“其他各国”栏内
——郑有揆《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的发展》
问题: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外贸易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说明:可以综合材料得出结论并加以说明,也可以根据部分材料得出结论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1853- 1926年)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做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连,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塞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教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
材料二 安德鲁·卡耐基(1835- 1919年)是世纪之交美国最大的工业巨头和著名的慈善家。卡耐基在1889年发表的“财富的福音”一文中提出,财富集中造成贫富扩大是文明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推翻现有秩序,而在于如何恰当地管理巨大的剩余财富。富人应该把这笔钱在他们生前通过适当的运作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投向建立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公共泳池以及捐赠教会等领城。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理企业的运作方式——现代基金会的形式会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在他名下的基金会和非盈利机构甚多,但最主要的当属1911年建立的卡耐基基金会。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 摘自《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述评》等
(1)根据材料概括张謇慈善公益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謇与卡耐基慈善公益事业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
2012年6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建议取消对25岁以下年轻人的住房补贴,以减少国家福利经费开支。因为有些年轻人与父母住在一起,他们有计划和抱负,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国家任何补贴。而另外一些人离开父母家庭,但不努力找工作,还从政府福利中按时领取住房补贴。上述材料反映( )
A. 英国要实现国民真正平等 B. 英国社会不存在失业问题
C. 英国不存在贫富分化问题 D. 英国政府存在财政负担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
| 1913年 | 1938年 | 1973年 |
法国 | 8.9% | 23.2% | 38.8% |
英国 | 13.3% | 28.8% | 41.5% |
美国 | 8.0% | 19.8% | 31.1%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A. 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优势 B. 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 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 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
A. 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 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C. 苏联农业集体化 D.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