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
| 1913年 | 1938年 | 1973年 |
法国 | 8.9% | 23.2% | 38.8% |
英国 | 13.3% | 28.8% | 41.5% |
美国 | 8.0% | 19.8% | 31.1%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A. 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优势 B. 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 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 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
A. 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 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C. 苏联农业集体化 D.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赫鲁晓夫有关的是( )
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 “开垦、开垦、再开垦”
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 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D.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1921年有人这样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退一步”使俄国又退回到了资本主义 ④“进两步”是指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等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