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 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臣诚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朱元璋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A. 震慑官员
B. 整治朝纲
C. 罢除丞相
D. 强化君权
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我们认为(我 们)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指(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 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