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以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演说中说:“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

材料三  美国中国两部宪法内容摘要: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为四年……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海陆军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1)根据材料一回答,“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历史原因,评价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异同之处。

(4)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指出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

 

(1)含义: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原因: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求得独立,但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 (2)原因:欧美国家社会贫富不均,阶级矛盾尖锐;孙中山出生农民家庭,同情农民疾苦;孙中山开始意识到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评价: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要求;表明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农民土地问题的关注。(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课酌情给分) (3)相同点:①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②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受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③实行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不同点:①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中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权力受到较大制约。②美国宪法不断修正,延续至今;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存时短暂。③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临时约法是中国和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后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4)民族主义是实现世界主义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世界主义),必须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民主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课酌情给分,但不能偏离主题) 【解析】 试题(1)材料一中列宁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由此可知,“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第二问分析材料一,孙中山认为中国等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推翻压迫民族的统治,获得民族解放。但是“英俄两国出现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所以特别强调民族主义。 (2)本小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可以分析出欧美国家社会贫富不均,阶级矛盾尖锐;结合所学还可以从孙中山出生农民家庭,和开始意识到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等视角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性质,反映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关注农民土地等方面进行评价。 (3)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宪法确立的背景,规定的国家权力机构和政体三方面比较。不同点从总统的权力,宪法的结果和宪法的性质地位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比较即可。 (4)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主义是前提,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民族的独立;由材二可知必须要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和谐;由材料三可知中国民主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曰:“赐寰宇黎庶罗马公民权……庶民承担诸种负担,亦应共享凯旋之欢乐,此神之天条也。朕之制也,欲显罗马人民之伟大。一旦寰宇黎庶具享公民之权,罗马之伟大远胜海外诸邦,荣耀亦弗先祖可比肩。”该敕令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 授予全体罗马人公民权

B. 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

C. 增强罗马人国家认同感

D. 提高罗马帝国的声誉

 

查看答案

秦朝正式颁布了官印制度,皇帝用御玺,丞相用金印,各级官吏按等级分别使用金、银、铜印。下图所示秦朝官印可以说明当时(    )

A. 官吏相互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B. 分封制在局部仍然存在

C. 与地方行政制度相适应的官僚机构形成

D. 考查和选拔官吏十分严格

 

查看答案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 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 英国国王的态度

C. 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 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 法律至上

B. 分权制衡

C. 责任内阁

D. 虚位君主

 

查看答案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