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见下图) 材料二 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见下图)

材料二  洋布、洋纱、花边布、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种基本生产模式?它有哪些特点?材料二反应了什么新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  一组反映建国后我国农村状况的图片

(2)仔细阅读材料三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表现并概括其核心内容。

 

 

(1)基本生产模式:小农经济;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④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现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表现及核心内容:①土地改革。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②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③人民公社化。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规模。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是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田承包、自负盈亏等。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农村的家庭纺织图”可知是小农经济模式;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所学从经济模式特点以及在封建经济占有地位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三“洋布、洋纱、花边布、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信息可知是外国商品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 (2)依据材料二中图片中第一幅图“入社报名”可知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核心内容从生产资料转变角度回答;依据第二幅图“土地改革”可知是1952年土改,核心内容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回答;依据第三幅图“生产承包责任书”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内容从经营形式变化回答。依据材料第四幅图“人民公社”可知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核心内容从提高公有化程度和规模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 “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 “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 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统治的危险

D. 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

B. 工业生产蓬勃发展

C. 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

D. 社会生产能力不足

 

查看答案

(题文)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要求降低关税,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英国是最早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

B. 英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

C.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出现,但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这种“局限”直接导致了

A. 工厂制度的诞生

B. 火车机车的创制

C. 蒸汽机改良和应用

D. 机器制造业的兴起

 

查看答案

“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们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条文反映了

A. 英殖民帝国已经形成

B. 英国与荷兰的商业竞争激烈

C.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 英国已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