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1913~1919年各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阅读1913~1919年各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1917

51989135

53.6

——

——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

——

1568858

29.6

1919

64292239

66.3

368

0.001

3375809

63.7

 

 

A. 抵制洋货、使用国货的群众爱国运动

B. 民族工业的自身竞争力增强

C.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侵略中国

D. 中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C 【解析】 表格显示1913~1919年各国输华货物总值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在此阶段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主要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侵略中国导致,故C项正确。抵制洋货、使用国货的群众爱国运动不是该阶段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的自身竞争力增强不符合材料此时阶段的原因,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

A. 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B. 属于资本主义工业

C. 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

D.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查看答案

1894年,华盛纺织总厂投产之后,李鸿章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 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B. 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C. 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 满足帝国主义通过在华投资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查看答案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A. 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 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中国市场

 

查看答案

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C.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有可能产自

A. 家庭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