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

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 是

A. 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B. 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

C. 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D. 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

 

A 【解析】 试题本题旨在考查维新变法思想,题眼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的鼻祖,其目的在于利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推动维新变法,故A项正确;康有为“尊孔”是为了进行维新变法,推行西方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借鉴西方的信息,故C项错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等信息表明,康有为的根本目的是改革,不是树孔子的权威,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A. 新思想的萌发

B. 《资政新篇》

C. 百日维新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有《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法国革命史》等;同期近代中国的文献中多次使用“维新”、“革命”等词汇。这反映出当时

A. 欧洲启蒙思想已经控制中国舆论界

B. 民主革命力量完全超过改良势力

C. 革命思想逐步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

D. 资产阶级政体之争仍然持续进行

 

查看答案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